中文EN
当前位置:首页要闻
首届徽学学术大会在合肥举行
2019-06-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6月26日第1721期 作者:本报记者 吴楠
分享到:

  首届徽学学术大会现场  本报记者吴楠/摄

  会前,大会举行了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本报记者吴楠/摄

  6月18—19日,主题为“新时代·新徽学:徽文化的守正与创新”的首届徽学学术大会在合肥举行。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虞爱华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高翔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国内外20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并围绕新时代的徽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社会变迁视野下的徽州文化、徽州商人与商业变迁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高翔指出,徽学作为一门具有学科性、全局性和国际影响性的学问,对于进一步提升徽州区域的文化软实力、促进徽州传统文化产业的开发等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高翔表示,在徽学研究领域,社会史、经济史等方面的研究较多,但思想史方面的研究还不多,应进一步加强。他提出,21世纪,徽学必将走向世界。展望徽学研究的未来,要坚持用科学的方法论研究徽学;坚持关注重大问题,特别是基础性理论问题,为揭示中国历史道路提供学理支撑;坚持以史经世,为解决当今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思想和智力支持;推动多学科融合发展,推动徽学走向新的更高的学术境界。“我期望徽学研究在未来的进程中实现基础资料整理工作的更进一步,把提炼徽文化基本价值、增强徽文化时代性、推进徽文化走向世界,作为徽州文化研究的三个新的生长点。”他说。

  来自国内外近300位学者与会  本报记者吴楠/摄

  中国徽学网正式上线  本报记者吴楠/摄

  与会学者在认真听会  本报记者吴楠/摄

  虞爱华提出,徽学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学理的,也是治理的;既是无形的,也是有形的。要努力做好宣介文章、创新文章、运用文章、保护文章,推动徽学“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徽学新的时代内涵,把徽学的精神标识提炼展示出来,把徽学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展示出来,打响徽学品牌,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张碧涌表示,徽州历史文化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打响徽文化品牌,要注重提升文化原创力,要注重发扬开放、包容、创新、合作的精神,要注重创新表达方式、拓宽传播路径,提升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史学会副会长陈春声谈到,“数字人文”时代,人文学者的功力可能更多地表现在眼界和通识方面,新一代民间历史文献研究者要有深厚的学术史背景的思想建构。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文字学会会长黄德宽认为,加强徽学学科构建,需要拓宽学术视野,深化多维度研究,促进跨学科统合,从而推进新时代的徽学研究走出书斋、走向现实、走向世界,使徽学研究形成更为宏大的新格局。具体而言,需要相关学者突破自身专业与学科局限,着眼于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结合徽学研究对象和内涵的丰富性、独特性,突出徽学跨学科交叉和综合的特征。

  安徽大学党委书记、安徽大学徽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院长李仁群表示,徽学学科建设,仰赖学界多方参与,各界通力合作,既要对徽文化进行历史性的实证研究,也要深入开展历史哲学的研究;既要有实证考察,也要有理论探究;既要讲好徽文化,也要有值得传承弘扬的民族精神的指引和最深沉最持久的文化力量的支撑,并且要以富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与国际学术界交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提出,科技赋能徽文化研究和传承,即从科技入手,研究徽州文化形成的自然和人文背景及环境,研究演变和发展的脉络和历程。

  此次会议由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光明日报社指导,安徽大学主办,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安徽师范大学、中共黄山市委宣传部协办。会上,“中国徽学网”上线启动。

  会议间隙,与会学者在交流各自的观点  本报记者吴楠/摄

  “新时代的徽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分会场  本报记者吴楠/摄

  “社会变迁视野下的徽州文化”分会场  本报记者吴楠/摄

责任编辑:张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