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民间文献助力黔东南区域社会史研究
2022-08-05 来源:《社科院专刊》2022年8月5日总第612期 作者:王正华
分享到:

■考察组访问天柱县远口村吴氏总祠   作者/供图

  7月19—2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以下简称“古代史所”)、凯里学院主办的“民间文献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民间文献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田野工作坊”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举行。其间,由古代史所和凯里学院的10位学者组成的考察组对当地民间文献进行了田野考察,范围涵盖台江县施洞镇,天柱县远口村、抱塘村、三门塘村,锦屏县文书楼、文斗村、平鳌村、隆里所村,从江县增冲村等地。

  黔东南地处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盆地过渡地带,为苗乡侗寨之地,境内主要河流有清水江、舞阳河、都柳江。当地少数民族占常住人口的比例近80%,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具民族特色的文化遗存。自2000年左右开始,以清水江流域为中心,包括锦屏文书、天柱文书、黎平文书等在内的大量清水江文书被发现并整理,文书内容大多与田土交易、山林经营、木材贸易相关。与目前发现的其他文书群不同,清水江文书多被保存在当地苗族、侗族等各族人民手中,有的至今仍在当地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这对我们理解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基层社会形态、中国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等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已经利用这些材料,对黔东南地区历史上尤其是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但相关研究仍留有很大空间,不少基本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答。

  在田野调查过程中,考察组既注重搜集族谱、契约文书等文献资料,又关注碑刻、祠堂、寺庙、古建、民居等实物资料,并对当地百姓进行了口述访谈。考察组还特别关心苗族、侗族的语言文字问题。那些口头相传的习俗、歌谣对于少数民族群众意味着什么?明清甚至更早之前,西南地区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当以卫所军户、木材商人为代表的外来者进入当地社会后,这个地方又与外界发生了怎样的联系?中央王朝如何实现对西南地区的有效统治?移民进入、山林开发以及明清市场贸易结构的变化,导致这一地区与国内其他地区甚至世界产生了紧密的经济联系,木材贸易、白银流入即是明证。但白银被支付到当地之后,并未发挥流通作用、带动经济发展,而是被当地百姓储藏加工,在一系列仪式中使用。这与当地百姓的财富观和信仰密切相关。当地民间信仰极为复杂,不同人群针对不同事物有各种各样的信仰,如对天地日月、树木、巨石的自然崇拜,对凤凰、枫木的图腾崇拜以及祖先崇拜。这同其他地区既有相似之处,又具有独特性。另外,苗族、侗族女性在家庭社会事务处理、财产权利等方面与汉族有所不同,其在家庭内外的地位更高,在很多事务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除以上问题外,当地不同时期、不同人群面临的问题也各有不同,如军事战争、移民开发、宗族建构、科举取士、公共事业发展建设、民族问题等。

  考察组认为,对于上述问题的思考和解答,仅依靠传统文献远远不够,还有赖于对民间文献的挖掘和田野调查方法的运用。民间文献是指普通民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遗留下来的一手的生产生活记录,比如契约文书、碑刻资料、科仪文书、日用类书等,具有原始性、民间性、丰富性等特征。这既是对原有传世文献的补充,也有助于了解当地民众生活的真实样态。走向田野,不仅是为了搜集民间文献,更重要的是通过回到历史现场的方式,掌握地方性知识,并能够对当地普通民众的生活环境、生计模式达到“同情之理解”,进而更好地解读文献、解读历史和历史中的人。

  考察组认为,注重民间文献的整理研究和田野调查,不仅具有学术意义,也具有现实价值。例如,田宅契约反映出的传统中国多样化的交易形式、地权市场、契约精神、法治精神等内容,可以为当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历史背景;山林契约文书中反映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容,可以为当下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理念提供历史智慧;乡规民约、诉讼案卷等资料所展示的历史上中国基层的社会结构、运转实态,可以为当下社会治理提供有益启示。

  此次“民间文献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田野工作坊”是民间文献研究中心成立后的首次活动。该中心由古代史所和凯里学院共建,旨在进一步推动民间文献及区域社会史的相关研究。中心计划在五年内开展多次关于民间文献、区域社会史研究的学术研讨以及田野调查活动,调查地点包括贵州、安徽、浙江、河北、山西等地。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徽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