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2023-03-17 来源:《社科院专刊》2023年3月17日总第636期 作者:王莹
分享到:

  ◇王莹(文学研究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这为新时代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提出了新的重要要求。

  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意义重大而深远。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恪守党的本质属性、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必然要求。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决定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目标和方向、政策和主张,成为一代代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精神支柱和最鲜明的身份标识。党的思想理论的先进和纯洁,是党始终保持强大生命力和战斗力、始终作为时代先锋的坚强保证。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坚持正确发展道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思想引领方向,方向决定道路。建党100多年来,我们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能够使我们保持思想定力、政治定力,坚定“四个自信”,确保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巩固全体人民共同思想基础、凝聚团结奋斗强大精神力量的必然要求。共同的思想基础是团结一致向前进的根本保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就是要坚定主心骨、把准定盘星,夯实共同思想基础,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汇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伟力。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保证我国文化建设正确方向、更好担负起新时代使命任务的必然要求。新形势下,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社会思想观念日益多样,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各种社会思潮纷纭激荡。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才能在复杂的社会文化生态中把握主流与支流、区分先进与落后、划清积极与消极,确保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繁荣发展。

  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作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重大判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国内外思想文化变化趋势,及时提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的重要判断,对意识形态工作作出了方向性、全局性、根本性的指导和部署,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推动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在全社会唱响了主旋律、弘扬了正能量,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人民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的重要论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全社会文化保护意识、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中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日益提升,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把牢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相继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就一系列根本性问题阐明了原则立场、廓清了理论是非、校正了工作导向,思想文化领域向上向好态势不断发展。高度重视互联网这个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健全互联网领导和管理体系,坚持依法管网治网,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的实践要求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文化领域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是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实践得出的重大历史结论,是体现全党共同意志、反映人民共同心声的重大政治判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以贯之的使命担当,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进方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必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本指针,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

  坚持“两个结合”,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具体的、现实的,文化领域的一切工作和活动都应紧紧围绕这一根本制度展开。理论研究、新闻宣传、文艺创作、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等都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凝聚共识、汇聚合力。

  进一步认识中国共产党伟大斗争精神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通过斗争取得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其中一个原则就是“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文艺作品要弘扬伟大斗争精神,在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发声,在复杂形势和困难挑战面前勇于担当,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团结教育引导人民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进一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是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全面领导的重大举措,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的重要体现。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方面,文化领域相关部门应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责任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