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马研院刘影:做新时代的合格编辑
2019-05-17 来源:《社科院专刊》2019年5月17日总第479期 作者:刘影(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分享到: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同一时期,中国报刊也如雨后春笋般面世。毛泽东为湖南学生联合会创办了《湘江评论》,后又接编《新湖南》;李大钊担任《晨报》副刊主编,并在《新青年》6卷5号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恽代英为学联刊物《学生周刊》制定了“唤起国民爱国热忱,提倡国货坚持到底”的宗旨,并亲自撰写发刊词;周恩来创办了《天津学生联合会报》……早期的中共领导人以报刊为阵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用笔墨抗争,喊出了正义之声。他们既是编辑,也是革命活动家,更是真理的捍卫者和人民的代言人。他们所秉持的报刊精神与五四精神一脉相承。在新时代,要做一个合格的编辑,就要像我们的前辈一样,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编辑,做一个有真才实学的编辑,做一个为人民立言的编辑。

  新时代编辑要“顶天立地”

  伟大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五四运动时,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挽救国家于危亡。今天,我们更要做拥有家国情怀的编辑。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编辑绝不是一个熟练工种,编辑工作更不是一场文字游戏,而是带有家国情怀的再创造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离开了祖国需要、人民利益,任何孤芳自赏都会陷入越走越窄的狭小天地。”新时代的编辑不但要对文章负责,更要对国家负责,立时代潮头,发时代先声,把时代问题融入学术研究和编辑工作中。

  要“顶天”,更要“立地”。新时代的编辑要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编辑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需要对每一个标点、每一个词语负责,需要耐心、细心、认真。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文能宗经,体有六义”,认为写文章要以圣人的经书为准绳,做到情深、风清、事信、义直、体约、文丽。这是对作者的要求,也是对编辑的要求。要编出好文章,就要以这“六义”为标准。

  新时代编辑要有真才实学

  有人将编辑称为“杂家”,这是因为编辑是一项需要以广博知识为基础的工作。同时,编辑也应是某一学科领域的专家。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邓拓就曾撰文《欢迎“杂家”》,对“专”和“博”进行专门论述。他认为,专门的知识在较短时间内深入学习就可以获得,而广博的知识则需要长年累月的沉淀积累。新时代的编辑,需要以治学的态度来工作,做一个学者型的编辑,做一个有真才的编辑。

  编辑是文字工作者,也是实干家,不仅要有真才实学,更要有实干兴邦的志向。五四时期的报刊不仅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媒介,更将思想宣传与政治斗争相结合,指导了当时的革命实践。新时代的编辑,同样需要思考如何将思想理论更好更快地传播给大众,使其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现实力量;需要思考如何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思考如何将私人作品转变为社会文化成果,让“笔杆子”真正为人民发声。

  新时代编辑要为人民立言

  编辑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人民,为人民传播真理。真正的人民报刊生存于人民之中,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新时代的编辑,必须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立言。

  为人民立言,不能停留于口头上,要付诸于日常的编辑工作中。为人民立言就要说人民听得懂的话,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说出深奥的道理。空泛的学理、玄而又玄的文字只能停留在纸面上,而用人民听得懂、接地气的话语写作,文字才能拥有生命,才能真正进入人民的生活之中。新时代的编辑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不辜负人民的期待,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来宣传思想、传播理论,让朴实的语言闪烁出真理的光芒。

  (作者系《马克思主义研究》编辑部编辑)

责任编辑:刘远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