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夯实科研基础 共话社科未来
2019-06-14 来源:《社科院专刊》2019年6月14日总第482期
分享到:

  编者按:5月20—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青年科研骨干培训班(第1期)在院党校密云校区举办,来自院属单位的44名中青年科研骨干参加了培训。培训以“强化爱国奋斗精神、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为主题,主要采取专题辅导、访谈教学、研讨交流等方式。其间,学员们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谢伏瞻院长在2019年所局级主要领导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精神,就如何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进行深入交流研讨。在此基础上,大家纷纷撰写体会文章,积极为推进我院“三大体系”建设建言献策。现将4位学员体会文章摘登,供学习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王京清出席开班式并作辅导报告。 本报记者 杨崇海/摄

  ■吕政、陈众议、陈甦、赵汀阳4位学部委员与学员们互动交流。本报记者 朱高磊/摄

  自觉为“三大体系”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龙国贻(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新时代赋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新课题。作为中青年科研骨干,应不负时代、抢抓机遇,守正创新、积极作为,自觉为“三大体系”建设创造性地贡献智慧和力量。

  响应时代召唤,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凸显基础研究和科研创新的战略地位。就当前形势而言,怎样下大力气迅速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加快推进科研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各界的共识、人民的心声,也成为所有科研工作者讨论的焦点。解决我国科技创新领域的“卡脖子”问题,芯片、集成电路等方面可能是“当务之急”,但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滞后,则很有可能成为“长远之忧”,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正如谢伏瞻院长在讲话中强调,“三大体系”之间呈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内在统一性,必然是一个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体现出全局性、整体性、统一性的特征。应当说,哲学社会科学本身即是严肃的“科学”,是需要用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程序来完成的科学工作,是需要在思想、观念、方法、范式、工具等方面开展的一系列探索创新。因此,就其根本目的和本质属性而言,“三大体系”建设应该指向并服务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全局,指向并服务于哲学社会科学必备的科学性、原创性、系统性、专业性。因此,必须以更大决心凸显并确保基础研究和科研创新的战略性地位,以更大力度为基础研究和科研创新创造条件。

  发挥扁担效用,让学术体系建设为学科体系建设和话语体系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保障。细细品味“三大体系”建设之间的关系,可将其形象地比喻为一个扁担,即学术体系建设在中间,一头挑着学科体系建设,一头挑着话语体系建设。学科体系建设属于“硬件”,一般是由上级规划设计,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在相当时期内保持稳定,主要包括加强基础学科、突出重点学科、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传承冷门学科等,在本质上这是一个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的问题。话语体系建设属于“软件”,同话语使用的对象、脉络、环境、效果等息息相关,需要面对不同对象、讲出适当话语,从而提升接受度、满意度,包括实现学术话语和政策话语的转换、提升国际影响力、掌握国际话语权等。而学术体系处于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之间,既是二者的结合点,也是分别向二者传导的发力点,因此是最需要主动性创造性的,是最需要每个科研人员全身心投入的。一方面,学术体系在受到学科体系规范的同时,要为繁荣发展学科体系提供学术支撑和学术产品,也要为学科体系具体展开和交叉互动提供坚实根基;另一方面,学术体系要为话语体系提供生产性资源,无论是议题设置还是标识性概念的提出,如果话语没有学术的支撑,话语体系没有学术体系作为“源头活水”,其成效是很难想象的。

  深化改革创新,为中青年学者提供更多平台和更多便利。近年来,从国家到中国社会科学院都出台了不少好政策好举措,为中青年学者潜心科研、健康成长提供了平台和条件。正如院里刚刚举办的中青年科研骨干培训班,将各个单位的优秀人才集聚起来,开展集中学习培训,让大家长见识、增才干,交流共享、增进友谊,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尝试。实践证明,多学科交叉、跨领域互动、团队充分协作是新时代出大学问、大成果的必由之路,也是“三大体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画龙点睛之笔。通过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交流,能够将各自专业呈现给大家,让彼此都知道对方在做什么,这本身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一方面打开了学术视野,使我们能够广泛了解到专业领域之外的多学科知识;另一方面有利于实现学科间的碰撞与合作,使我们能够更有信心也更有办法来解决本专业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在“三大体系”建设中,青年科研队伍必然是一支生力军,应当为有激情、有想法、有能力的中青年学者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提供便利,使大家科研更有干劲、心情更加舒畅、未来更有奔头,进一步营造昂扬奋进、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良好氛围。

  积极稳妥地推进学科体系建设

  储著武(当代中国研究所)

  学科体系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的基础。只有构建符合21世纪中国发展需要且面向本土需求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才能更好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进行调整,使学科体系更科学更完善,是关系未来长久发展的一件大事,必须充分调研论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稳步推进。

  一要弄清学科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目前,除军事学、艺术学、教育学没有学科与学术建制外,中国社会科学院几乎囊括了哲学社会科学其他所有学科。因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体系调整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

  从历史维度来说,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体系形成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国家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在1994年至1995年间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学科调整,并奠定此后长达20多年全院学科体系的基础。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学科体系亟待调整,以适应现实社会需求以及国家发展需要。深入总结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建设的历史及其规律,客观分析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顺利推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体系调整极为重要。

  从现实维度来说,开展全院学科体系调整工作首先要对全院学科发展的现状作全面了解,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已经启动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状况的调研普查工作,初步摸清了家底。这项基础工作意义重大,随后还需要对调研普查材料作深入研究,组织有关学者、管理者等进行深入讨论,客观分析各个研究院所学科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尤其要对其在全国学术界的地位进行科学定位,为其后的学科调整和学科建设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二要明确学科调整工作的原则与方向。

  总体来看,中国社会科学院此次学科体系调整与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可归纳为“消除重复、填补空白、理顺关系、体现传承、面向未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体系中,有些学科是从苏联“学来的”,有些学科则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时期的痕迹,还有些学科是从西方“拿来的”。正在进行的学科调整,应坚持问题导向,以中国化、本土化为方向,突出中国特色,同时也要吸收借鉴国外学科发展与学科建设的经验。以中国历史理论研究所学科建设为例,其下设有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中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思潮、外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国家治理史、中国文明史、中外文明比较、中国通史、海外中国学9个研究室,其中国家治理史、海外中国学就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学科建设。在新一轮学科体系调整中,这样的研究室建制值得借鉴。

  三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学科体系调整。

  新时代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体系调整工作,根本目的在于激发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科研生产力与科研创造能力。具体来说,以下方面值得注意。

  首先,要成立学科体系调整工作的坚强领导机构。可考虑由院主要领导牵头,成立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各研究所所长、知名学者以及优秀中青年学者组成。各学部及各所成立相应的学科体系调整领导小组,负责所在学部及所(院)的学科体系调整工作。

  其次,要充分发挥中青年学者的积极性。构建21世纪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体系,必须充分考虑年轻一代研究人员的知识结构与国际学科发展的最新趋势,这就要在学科调整工作中充分听取中青年学者的心声,考虑中青年学者成长与发展需要,尽快布局新兴学科,发展交叉学科,不断拓展新的研究方向等。

  最后,要适当对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发展的需要。“三大体系”建设,不仅涉及院所,还会涉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办好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客观上说,教学与科研密不可分,相得益彰。因此,这轮学科调整必须充分对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学科建设,将研究与教学二者有机结合。

  勇于投身新时代历史科学学科建设

  解扬(古代史研究所)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和重大决策下,2019年1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这是中国历史科学的大事,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的大事。作为青年史学工作者,要牢牢把握历史机遇,勇于投身新时代历史科学的学科建设。

  突出古代史研究的传统特色

  中国古代史学科研究中国人自己的历史。伴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传统史学本身就有非常成熟丰富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和研究体系。面对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这一新的时代要求,中国古代史需要立足自身的学科历史、把握自身的学术特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把握当代,面向未来。

  按照目前历史学的学科体系划分,中国古代史一级学科下包含的断代史、史学理论、专门史等学科,在中国历史上都出现过,而且在历朝历代都产生过很多有影响力的传世巨著。如明末清初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既是历史地理学的经典,也是传统政治史、经济史的成果。晚清著名学者阮元主持编纂的《十三经注疏》,更是传统经学的里程碑式著作,有别于欧洲学术界的古典学。

  我们建立现代学科体系,在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史学学科建设经验的同时,也要继承我们自己的学术传统,延续古代学术体系的脉络。清代学术史上有“浙西尚博雅,浙东贵专家”之说,我们要妥善处理学问之“通”与学科之“专”的关系,体现传统学科讲求涵泳等特点,同时也能跟国际学术界对话。这需要青年史学工作者既了解历史,深刻理解本学科的历史,又熟悉国外史学研究的不同流派,熟悉海外汉学家研究中国历史的视角、分析方法和叙述角度,为我所用,但不受其所限。

  构建以人为本的古代史研究学术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传统史学体系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历史借鉴。

  古人研究学问并不是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关注现实,力求解决现实问题,努力将自己的理想贯彻到改造现实的实践中去,是传统士大夫经世致用的共识。杜甫诗中的名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就体现了传统士大夫致君泽民的务实理念。“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读史使人明志,也能鉴古知今。历史学的史鉴功能自古就被先贤所承认,并代代传承。新时代既需要站在物理学、化学等应用科学世界前沿的科技成果,也需要用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的时代新人。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如何在传统学术精神滋养下实现创新呢?这就要依托时代,紧跟时代命题,创新理论,更新体系,解答时代难题。如今的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际交流多样,传统史学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青年史学工作者要继承和发扬史学经世致用的传统,不搞“死学问”,避免碎片化,做对人民有用的学问。

  掌握古代史研究的话语权

  中国古代史既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又是世界文明的结晶。开展中国古代史研究,既要有本土色彩、坚持文化本位,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充分借鉴国外哲学社会科学资源,形成表现历史真实同时让世界读者都能读懂的优秀成果。

  构建中国特色史学学科体系必须解决好史学研究为什么人的问题。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史,既需要深入研究、继续探讨这一传统学科尚未涉及、研究尚不深厚的领域,更要做好知识的传播和普及工作。充分了解新时代给历史科学提出的时代问题,用科学的话语体系去诠释历史,为人民做学问。具体来说,就是要保证中国古代史科学研究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普及性。让国人熟悉,让世界了解,让历史科学在我们的手上继续发展壮大。

  切实担负起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使命任务

  蒋岩桦(信息情报研究院)

  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期中青年科研骨干培训班学员,我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总体要求,学习谢伏瞻院长关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发展特别是推动“三大体系”建设的总体部署,结合从事的《要报》编辑工作,就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谈一些认识和思考。

  充分认识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自那时起,深入研究回答党和国家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就成为时代赋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神圣使命;努力当好党中央国务院重要的思想库智囊团,就成为全院专家学者的自觉追求。在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社会科学院一直与时代同发展、与人民齐奋进,积极参与研究制定重大战略、重要政策,为服务党和国家的科学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事业发展新的历史起点。新时代的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新时代推进改革发展,“没有可以奉为金科玉律的教科书,也没有可以对中国人民颐指气使的教师爷”。“改什么、怎么改”是新时代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的时代之问,辨析清楚哪些是该改的、能改的,哪些是不该改的、不能改的,为坚决要改的方面提供对策建议,为坚决不改的方面提供理论支撑,中国社会科学院可以也应该大有作为。

  近年来,中央作出一系列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的重大部署,并把中国社会科学院列为首批国家高端智库,体现出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在治国理政中地位和作用的高度重视、对中国社会科学院肩负起建设国家高端智库使命的充分信任,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殷切期待。中国社会科学院应从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息息相关的高度,切实担负起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使命任务,进一步提高为党和国家决策服务的意识,着力增强咨政建言献策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优化全院办智库的良好格局,努力实现高端智库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关于我院高端智库建设努力方向的认识和思考

  一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在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上下功夫。高端智库是为中央准确判断形势和作出科学决策服务的,必须将学习研究、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政治任务,作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的首要原则。

  二是坚持以研究新时代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在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上下功夫。要努力做到在中央重大决策酝酿准备过程中,能够提供充分的知识和理论储备;在中央重大决策进行过程中,能够及时地提出科学的可行性论证和咨询;在中央重大决策作出后,能够及时、正确地进行宣传阐释和总结分析。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是什么,我们就着重研究报送什么,经常对标检验研究工作是否号准了脉;中央领导决策的关注点在哪里,我们就着力报送哪方面的决策信息,经常反思提出的对策是否管用到位。

  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顶层设计上下功夫。要把群众所需所盼作为研究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把群众所急所忧作为研究工作的重点难点,把群众所得所悟作为研究工作的启发点着力点。

  四是坚持党管智库的基本原则,着力提升智库成果的战略性、综合性、前瞻性、储备性、时效性和准确性。提升战略性,聚焦新时代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做好选题策划和科研组织工作;提升综合性,整合力量开展跨单位跨学科联合攻关,必要时可吸收有关党政部门、高校专家等“外脑”;提升前瞻性,设立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对策跟踪项目,对可以预见、可以产生影响的重要问题和动态,要善于提前策划,及早研判;提升储备性,中央决策需要从多个方案中作选择,要善于提供上策、中策、底线等多种决策方案;保证时效性和准确性,做到选题及时、研究及时、编选及时、报送及时,努力在“第一时间”提供报送“第一手情况”“第一份材料”,做到“不误报”“不偏报”“不虚报”。

责任编辑:张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