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2018年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学科发展综述
2019-06-10 来源:《社科院专刊》2019年6月10日总第481期 作者:刘健(世界历史研究所)
分享到:

  2018年度,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学科建设稳步推进,在研究成果数量、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等方面均呈现良好态势。

  成果数量稳步增长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学科领域通过各种方式总结、回顾40年来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学科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世界历史》杂志2018年第4期刊载了晏绍祥、侯建新撰写的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进展的文章。中国朝鲜史研究会年会以“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现状及课题”为会议主题,反映了学界对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世界历史研究状况的关注。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2018年年会以“文献、考古与古代世界”为题,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界在研究资料、研究方法和研究视野等方面与国际学科前沿研究走向同步。另外,“环地中海文明”“晚期青铜时代文明世界的崩溃”“多元视野下的中西文化比较”“丝绸之路论坛”等各种学术研讨会的议题也反映了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关注大视角、关注对比研究、关注现实的发展趋势。

  这种趋势也反映在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研究的不断融合中,尤其反映在中国考古学领域。2018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大学等多所科研机构和高校的考古学者走向世界,在埃及、印度、伊朗、希腊、墨西哥、阿联酋、乌兹别克斯坦等地开展联合考古发掘。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18年,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各主要区域(古代西亚北非、古代希腊罗马、西欧中世纪史)研究成果数量稳步增长。从文献资料、考古资料入手进行深入的专题研究,仍是学科研究的主要特征。在专题研究中,政治史、经济社会史研究仍是主要研究领域,民族认同、整体史、新文化史以及对比研究则成为本年度学科研究的热点。

  研究领域不断拓展

  2018年,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学者在政治史、经济社会史、宗教思想史、军事史、法律史、文化艺术等主要研究领域开展研究,研究内容不断深入,研究主题不断丰富,研究领域不断拓展。

  在政治史研究中,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政治制度、王权等仍然是主要关键词。本年度,学者们既从宏观和中观视角审视古代中世纪政治制度的变迁,也从文献、仪式、疾病、妇女等不同视角研究王权关系。古代西亚北非专制国家的王权与国家管理、雅典民主政治、罗马帝国的政治军事和管理制度、欧洲中世纪国家与教会关系等仍然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经济社会史研究是中国欧洲中世纪史研究的主要问题,且已逐渐形成鲜明的特色和体系。本年度,学者们在农业与农村、商业与城市、相关法律以及社会生活史等不同侧面进行了广泛研究。经济史研究也是西亚北非史、罗马史研究的主要选题,研究涉及相关区域的经济文献、经济制度、经济活动、长途贸易、城市建设等问题。

  在对外交往研究领域,学者们不仅继续深入探索古代社会之间的物质和文化交往路线、内容、相关政策以及其中所反映的古代东西方的交往情况,也开始从整体史的视角深入研究人口流动、民族和身份认同、城市变迁等问题。

  宗教史研究是近年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又以仪式研究为主要方向。另外,古代西亚的神庙及神话、古代希腊神话、欧洲中世纪教会也是宗教史研究的主要内容。

  与此同时,军事史、法律史、妇女史、生态史等新兴学科领域成果越来越多,艺术史等跨学科成果也大量涌现。

  研究方法日趋丰富

  文献研究是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的基础和重点。2018年多个立项、在研及结项课题以文献整理和研究为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学等各类文献,覆盖古代中世纪史研究的不同区域和领域。西亚北非古代史领域注重对文献进行注释、解读,对文献类型和重要名词追踪溯源,利用文献进行专题研究;在古代希腊罗马史领域,深入解读并分析古典作家文本,进行学说史研究,利用历史记忆等新兴理论进行文本分析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欧洲中世纪史研究近年来呈现出越来越倚重文献资料的趋势,不仅利用文献资料进行专题研究,也开始对遗嘱、各类编年史著作等展开深入的文献和文本分析。

  对比研究方法是古史研究的主要视角。学者们通过不同文明、不同区域、不同专题的对比研究,揭示古代社会的发展进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加入到中西对比研究中,对史学史、古代帝国、文学作品、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等不同专题进行探索。

  整体史研究的视角在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中主要体现为追溯古代中世纪文明区域间的交通网络、交往内容、文明间的相互影响等。包含对文明互动整体框架的思考,也从城市的地位和沿革、人口的流动路线和融入、文化要素的影响和传播等微观角度切入。

  新文化史视角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新文化史视角审视政治史是本年度古代中世纪史研究的一个亮点,比如从仪式活动看待王权的变化,从疾病和妇女的角度研究王室权力的动荡等。另外,妇女史、书籍史、生态史、艺术史、体育史等新兴领域的研究成果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研究热点纷呈

  2018年度发表的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成果中,出现了若干个焦点名词,包括“封建主义”“修昔底德陷阱”“民族和身份认同”“东地中海”等。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部分名词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探讨,包括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问题、封建主义问题等。

  “修昔底德陷阱”是近年来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领域讨论的热点。2018年,古代希腊史学者从具体的史料出发,分析该名词出现的背景、语境及修昔底德时代的历史现实背景,从根本上驳斥了西方社会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牵强附会的理论术语,充分反映了我国希腊史学界对于现实的关注、对于形形色色的西方理论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

  2018年,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中,民族与身份认同问题研究再掀高潮,学者们深入研究埃及王国境内的外族人、努比亚人、希腊化时代的马其顿人、犹太人、英格兰人、朝鲜人等的民族和身份认同特征,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审视民族和身份认同的多样性、复杂性。

  在对外交往和文化互动研究中,“东地中海”成为将古代西亚北非区域纳入整体考察古代社会交往与互动关系的新名词。“东地中海”被视为一个国家间频繁交往的区域,一个贸易活动区域,也是一个专业人员流动的区域。

  这些焦点词汇反映出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学界注重理论反思,观照现实社会,不断拓展研究视角的努力和成就。

责任编辑:张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