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全国博物馆馆长走进中国考古博物馆
2025-04-22 来源:社科院专刊 总第759期 作者:班晓悦 程然
分享到:

  本报讯 (记者班晓悦 通讯员程然)4月17日,由国家民委、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承办的“全国博物馆馆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培训班”来到中国考古博物馆参观。根据院领导的指示,中国考古博物馆精心准备,认真做好此次接待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中国历史研究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院长马援向各位馆长的到来表示欢迎。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考古博物馆馆长刘国祥全程陪同,与来自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等全国60余家文博机构的馆长们展开深入交流。

  全国博物馆馆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培训班是近年来首次从国家层面举办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博物馆馆长培训班。中国考古博物馆的展陈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用唯物史观展示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充分吸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夏商周断代工程等考古学研究成果,阐释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同时,打破学科壁垒、推动学科融合,突出以文物与文献互证阐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和发展特质,系统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凸显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馆长们在参观过程中驻足欣赏着来自全国各地典型遗址的出土文物,感受考古实证中华文明溯源的魅力,了解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壮阔历程。

  “通过举办‘考古与中华文明溯源展’,把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用考古新发现的材料集中地展示出来,此次展览也得到了全国16家考古文博机构的大力支持,集中展示了中国考古学的最新成果。中国考古博物馆已成为展示中华文明溯源年代序列最完整、展品最丰富、展示成果最前沿、展陈技术手段最具科技感的国家级平台和窗口。欢迎各位馆长对中国考古博物馆的工作给予关注和指导。此次参观活动,对于今后大家互动、协作,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会产生积极影响。”刘国祥表示,不同地区的博物馆都有丰富的藏品,都能够很好地展示各个区域间的文明化进程。博物馆是一所大学校,教育和引导是博物馆很重要的功能,今后希望形成一种机制,利用博物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重要作用,这也是博物馆应该做的事情。

  在参观完主展后,培训班成员参观了“妙手活千秋——科技考古与遗产保护经典成就展”展厅,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专家为学员现场演示了纺织品复原技术,展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此次参观活动是中国考古博物馆与全国文博界开展深度学术交流的一个重要契机。中国考古博物馆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以文物为纽带,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赛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