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繁荣发展民族古文字研究事业
2022-06-17 来源:《社科院专刊》2022年6月17日总第605期 作者:本报记者 王春燕
分享到:

  6月12日,“中国民族古文字文献与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在线召开。与会学者研讨了契丹文、西夏文、回鹘文、蒙古文、八思巴文、满文、彝文等古文字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会长赵天晓,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主任张俊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丁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孙伯君、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王锋、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郝青云分别主持会议。

  民族古文字文献研究迎来新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工作,民族古文字文献研究工作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并在许多领域取得骄人成绩。赵天晓在致辞中表示,相信随着国家对民族古籍工作的重视和保护政策的落实,民族古文字文献研究事业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期。希望学者们共同努力,繁荣发展中国民族古文字文献研究事业,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新时代民族工作和民族研究工作作出贡献。

  摩崖墨书题记的发现和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一直未能做深入调查研究,尤其对13—14世纪的题记遗迹鲜有发现和研究。2016—202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察组调查发现,大兴安岭地区分布有丰富的古代摩崖墨书题记,其分布范围和数量大大超乎人们想象。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布日古德介绍,考察组通过多次田野调查,证实了我国为欧亚地区多文种摩崖题记最丰富的国家。大兴安岭地区摩崖墨书题记包含了丰富的历史地理、语言文化信息,是研究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历史、语言文字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考察组现阶段已发现汉文、回鹘式蒙古文、回鹘文、八思巴文、契丹文(大小字)、女真文、阿拉伯文、藏文、叙利亚文等多文种墨书题记650余条。其中,蒙元时期题记居多。这些多文种墨书题记显现出史书不曾有的文化繁荣史实,同时也展现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交往的历史景象。

  100多年来,先后发现的甲骨文、西夏文、吐火罗文等古文字,大多分布于北方。近年来,南方地区也陆续发现一些处于不同文字发展形态的古文字,如坡芽歌书—八宝歌书、布依族壮族摩经古文字、甘桑石刻文、桂南骨刻文等。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院教授李锦芳表示,南方新发现的古文字修复了南方民族文字发展史链环,丰富了我国原生古文字类型,丰富了比较文字学和文字学理论研究内容,促进相关学科交叉研究,有可能改变中国乃至东方文字发展史的书写。

  深入研究民族古文字文献

  辽金元明清时期,在驿站乘驿,侍卫亲军、朝廷官员、外国使臣出行时,均须持有信牌。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乌云高娃认为,现存辽金元明清时期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蒙古文、八思巴文、满文的信牌,为了解辽金元明清时期制度文化传承与交流提供了重要图像资料。将考古学与历史学相结合,让世界史与中国史进行对话,是多学科融合的新文科发展方向之一。

  契丹有大字和小字两种文字。契丹大字是在汉文隶书的基础上增损而成。关于契丹小字的创制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在增损汉字和契丹大字的基础上创制,参照回鹘文字母或部分回鹘文字母,模仿突厥文字母或部分突厥文字母。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院教授张铁山结合突厥文字母及其拼写规则,提出契丹小字的创制与突厥文有密切关系。

  《蒙古秘史》中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动物相关词汇,包括动物名称、产品、描述等多个方面,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化。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副教授图力古日认为,这种语言文化与当时蒙古游牧社会的生产活动、生活习俗等社会文化密切相关,也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动植物资源等密切相关。不论是《蒙古秘史》中的语言文化,还是其背后的社会文化,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进一步传承和发扬。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悠久

  新疆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青年学者木巴来克·司康旦尔从译自汉语的佛教文献、多语种合璧文献、文献中的夹写汉字现象、文献中的借词、佛教术语的翻译等角度,分析了回鹘人学习和使用汉语的情况。多文体指不同的文字合璧应用在同一板块上,不同民族文字合璧反映了民族关系的和谐融洽。《大元肃州路也可达鲁花赤世袭碑》《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有元重修文殊寺碑》等碑铭文献是汉文、回鹘文合璧书写,生动地诠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不同时期的苯教传统之间是一脉相承的,前后联系从未断裂,川甘两省交界地带的民间苯教文献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斯巴苯教演变发展为雍仲苯教的历史过程。”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青年学者仇任前认为,对川甘两省交界地带民间苯教文献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揭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的具体历史背景,更有益于挖掘整理少数民族文献中有关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促进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彝族文献《劝善经》源于对汉文经典《太上感应经》的翻译再创作,实现了从中原汉文经典到西南边疆“夷经”的民汉典籍互译过程。西南民族大学青年学者李双华从文化交融视角出发,结合彝族文献《劝善经》在彝族地区的产生背景、传播途径与接受过程,梳理和挖掘了文献中所蕴含的彝汉民族深度交往和文化高度融合的史实。

  会议由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内蒙古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文字文献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宋辽西夏金史研究室、元史研究室和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主办,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承办。

责任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