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古地图折射欧亚文明交流历史
2022-05-20 来源:《社科院专刊》2022年5月20日总第603期 作者:记者王春燕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王春燕)5月17日,“世界史视野中的明代中国”系列学术讲演第4讲在线举行,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教授宋念申应邀作题为“两幅地图的全球史——兼谈面向公共的历史写作”的讲座。

  古地图特别是古世界地图天然具备全球史要素,今天较易收集到的纸质地图多绘制于15世纪之后。其中对中国或东亚部分的呈现,生动体现了早期全球一体化以来欧亚之间的交流、相互期待和想象。宋念申讲解了《塞尔登中国地图》(东西洋航海图)、唐维勒“亚洲地图Ⅱ”的绘制方法与特点、产生的时代背景、呈现的地理信息、流传与研究情况,并从全球史、海洋史、殖民史等角度对地图背后所隐藏的信息进行了深入解读。他表示,我们今天身在的世界、所处的时代,是早期全球化时代的延续。

  宋念申讲述了他以地图为切入点开展研究的契机与体会。他认为,地图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可以从多种角度研究地图,以此理解当时的人和社会对于空间的认知。研究历史,掌握一手史料至关重要。要注意扩大原始材料的收集范围,不仅要关注文字资料,更要网罗图像等非文字性材料。在研究过程中,要主动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带着问题意识、以批判性思维方式,讲述每个时代不同的空间构建,并理解空间构建背后的历史动因。

  宋念申还结合自身的教学与写作经历,就面向公众的历史写作发表看法。他认为,包括历史学者在内的各学科研究人员都应该加强写作,通过写作表达研究思考。面向公众的普及性知识写作,要求文章有较高的可读性,因此对学者的语言能力、叙述技巧提出了更高要求。可读性不等于媚俗,不等于娱乐化,而是要有针对性地提出能够引起人们思想震荡的真问题,这个真问题能够让专业学者和非专业人群都感受到其意义所在。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赵现海主持活动。在总结阶段,他表示,我国古代虽然没有形成长期、持续的科学技术创新机制,但是当时的科学技术是发达的。通过聆听讲座,深刻感受到研究历史必须掌握完整的史料。当前的一些社会科学理论是西方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解决当时的问题、维护自身利益、打击竞争对手而形成的话语体系。对此,我国学者必须加以辨析。与此同时,要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学者要学会写通俗读物,将深刻的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地讲述出来,既保持思想高度、学术深度,又通俗易懂,真正为人民做学问。

  据悉,“世界史视野中的明代中国”系列学术讲演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党委、所工会主办,古代史研究所青年小组、明史研究室承办,旨在通过邀请知名专家开展主题演讲、青年学者深入对谈的形式,推动学术交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责任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