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2019中日语言学论坛召开
2019-07-12 来源:《社科院专刊》2019年7月12日总第486期 作者:张洁
分享到:

  本报讯 近日,2019中日语言学论坛在京召开。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学术振兴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与日本学术振兴会北京代表处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马援、国际合作局副局长周云帆,语言研究所党委书记陈文学、所长刘丹青,日本学术振兴会北京代表处所长广田薰、副所长菅泽茉央等出席论坛。

  陈文学主持论坛并介绍了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三大体系”建设背景下语言研究所的发展规划。周云帆高度评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日本学术振兴会共同举办的多次中日学术论坛对于中日之间的文化学术交流作出的贡献。马援表示中日学术论坛加强了中日两国的学术交融,促进了学科建设和发展。刘丹青回顾了中日两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历史,认为两国的语言交融尤为深入,在语音、文字、词汇和语法各方面互相借鉴融合,中日学者交流的学术成果和宝贵经验能够为人类语言研究作出更大贡献。广田薰表示日本学术振兴会北京代表处将竭尽所能为促进中日学术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

  会议邀请了中日两国10位知名专家学者作主旨发言,讨论当前语言学和言语科学的热点话题,分享研究成果。

  日本大阪大学教授古川裕的报告“从构式角度看现代汉语的对举表述”,从构式语法的角度,对汉语和日语两种语言作对比讨论,用丰富的事例分析了对举格式在教学中的种种难点,细致描写了对举形式的结构、语义、语法特点,认为在教学和研究中有必要对此类表述法进行实例梳理和理论解释,并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和课堂实践两方面的探讨。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吴福祥的报告“甘青方言若干附置词‘伴随—工具—方所’多功能模式的来源”,从区域类型学的角度解释甘青方言部分附置词(前置词和后置词)与部分阿尔泰语言后置词在“伴随—工具—方所”这种多功能模式上的相似性,是接触引发的语言演变的产物,其语义组织模式和语义演变路径,体现出显著的区域特色。

  日本同志社大学教授沈力的报告“重构秦晋黄河沿岸诸方言的时空层次——以入声消失为例”,采用地理信息科学手段,模拟了秦晋黄河沿岸入声舒化特征的三个层次:次浊归去、全浊入归阳平、清入归调值相近的舒声调,建构了秦晋黄河沿岸诸方言入声舒化特征的空间序列,认为入声舒化特征不是直接受关中方言的影响,而是通过志延片方言传播形成的。声母对入声舒化的影响不仅是清浊对立,还应该有有标对立,也就是说全清、次清、次浊、全浊对声调的舒化都会产生影响。

  刘丹青的报告“汉语论元否定句的类型归属及其库藏背景”,评述并补充了Kahrel的五分类模型及其对汉语论元否定的归类,指出汉语中真正表达论元否定、零量化的六种句法手段。汉语光杆名词语的默认解读是类指,类指宾语否定句通过否定内涵,实现了对全部外延的否定,由此实现了零量化。报告进一步分析了汉语论元否定表达式的库藏背景,指出这些跟汉语作为动词显赫型语言、缺少或曾经缺少无指代词、任指代词、存在量化词(含数量为一)有关。汉语光杆名词语是表达类指的首要形式,“否定谓语+光杆宾语”是论元否定的首要句式。

  日本神户市外国语大学教授竹越孝的报告“论清代北京的语言接触——从‘满汉兼’子弟书说起”,通过对满洲八旗子弟所创始的一种说唱艺术“满汉兼”子弟书中出现的满语和汉语的分析,讨论了清朝初期的满、汉语言接触如何进行,以及这两种语言“混杂”时期的语言状态是何种面貌等问题。

  北京大学教授袁毓林的报告“中日愿望表达的形式和意义比较”,认为无论是汉语还是日语,条件句在表达反事实意义时要比愿望句更加自如,人们在表达反事实愿望时也更加倾向于使用条件句的形式。从语言对译的情况来看,汉语和日语都会各自借用一定的方法来明确愿望表达的事实性意义,从而弥补语言本身在事实性标记上的缺失。汉语和日语中,事实性意义的不确定性可能与两国的文化因素有关,而反事实意义对条件句的偏好则可能是反事实思维、语言特点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选择。

  日本爱媛大学教授秋谷裕幸的报告“闽语中早于中古音的音韵特点及其历时含义”,分析了闽语中五个早于中古音的音韵特点,包括中古昔韵和药韵的分化、中古麻韵二等的分化、上古唇化元音的残余、中古书母的分化、中古来母的音值。指出闽语仍保存着早于中古音的音韵特点,所以不可能是《切韵》的子孙语,闽语不能根据中古音下定义。上古音和闽语之间是“一对多对应”,原始闽语确实保存着上古音的成分,但是也夹杂着很多不能追溯到上古音的后起成分,甄别两者往往很困难,所以不应使用闽语的材料而使得上古音系的构拟复杂化。

  中山大学教授庄初升的报告“一些边界方言名词后缀‘子’‘崽’‘儿’的来源”,指出在一些边界方言中,名词缀“子”不是来自本方言表“儿子”义的词,表现出与核心地区的方言不同的特点。报告分类讨论了吴语、闽语及赣语边界方言中与“儿子”义语素相关的后缀,这些方言中“儿子”义名词与一般名词后缀表现形式不一,基本上与边界方言的接触有关。

  东京大学大学院工学系研究科教授峯松信明的报告“母语者跟读结果作为衡量非母语者话语可理解度的客观指标”,介绍了一种利用母语者跟读来客观测量L2话语语音可理解度的新方案。与L2话语的发音好坏相比,母语者跟读的发音好坏与感知的可理解度更相关。因此,测量母语者跟读L2话语的方法在客观预测语音可理解度方面的可行性高于测量L2话语的发音好坏本身。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李爱军的报告“中文口语对话中语境与韵律对于回声问理解的贡献”,主要是探讨人类在口语互动中如何解码回声问,并了解语境信息在汉语口语对话中解码回声问的作用。报告描述了回声问的句法形式和话语语用功能,并在真实的对话语料库中分析了回声问的分布,从言语产出的角度考察了语境韵律线索在区分五种不同交际功能的回声问与其对应陈述功能的作用。指出在真实口语对话中,语境信息(包括句法和上下文—问答关系)对回声问交际功能的贡献比韵律特征大;回声问的疑问语气的不同交际功能展现出强弱不同的疑问语气,表现为从陈述到疑问的一个连续统;全局特征韵律特征(如语调的变化趋势)、局部边界调特征(如边界调音高特征、后续叠加边界调特征)等共同对回声问的各种交际功能进行编码。

  (张洁)

责任编辑: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