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邮件系统 丨
English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第44期处室干部进修班学员学习心得


2018年11月30日 09:28    来 源:《社科院专刊》2018年11月30日总第460期     作者:

  2018年11月5日至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第44期处室干部进修班全体40名学员赴山东沂蒙党性教育基地和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开展了为期6天的党性教育和政德教育活动。活动期间,学员通过现场教学、听取专题报告、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深切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魅力和沂蒙革命文化的强大力量,感受到新时代沂蒙革命老区的巨大变化。通过活动,学员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坚定了“四个自信”,加强了党性锻炼。学员表示,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提升为政之德,做好本职工作,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积极贡献。现将12篇心得体会文章送上,以飨读者。

  扎根于民 固根于心 护根于行

  潘西华(马研院)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在沂蒙根据地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开展了如火如荼的群众工作,扎根于民,固根于心,护根于行,赢得了沂蒙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扎根于民

  在文化教育中唤醒人民群众

  作为马克思主义新型政党,沂蒙地区早期的共产党人在接受马克思主义这一有关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科学理论后,迅速深入到群众之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思想,并相继在沂水、郯城、莒南等地建立起党组织,把大批优秀分子吸引到党组织中来,成为开展群众工作的中坚力量。

  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沂蒙地区的党组织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教育和思想宣传活动,探索出了多元化的启蒙群众和动员群众的工作方法,开辟了一条党的群众工作文化战线。

  固根于心

  在肃纪清廉中信仰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党应时刻将人民群众固根于心,坚守对人民的信仰与敬畏。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沂蒙根据地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纪律严明。沂蒙根据地党政军机关制定了一系列纪律法规。通过纪律法规的制定与严格执行,维护了群众利益,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亲民爱民。无论党的高级干部,还是基层干部,都始终牵挂着老百姓的冷暖。党的各级干部想百姓所想,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形成了良好的党群、干群和军民关系。清正廉明。党的各级干部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始终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此举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护根于行

  在奋战施政中捍卫人民群众

  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革命战争年代,沂蒙根据地的人民军队坚守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战场与后方建设中护根于行。

  在沂蒙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中,为了人民群众利益,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十余万将士献出了热血和生命,同日寇、国民党进行殊死搏斗、浴血奋战,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捍卫了群众利益。

  在浴血奋战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权,政施沂蒙。党在沂蒙根据地领导建立了行政区、专区、县、乡、村各级民主政权,成为政施沂蒙的政治基础和开展群众工作的组织基础。为了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益,真正让沂蒙人民翻身解放和当家作主,沂蒙根据地的民主政权颁布政纲法令予以确权,通过党的群众工作,上述政策、措施、法令、条例得以有效推行和深入贯彻,极大推动了沂蒙根据地群众运动高潮的形成。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抗战结束后,沂蒙根据地贯彻中央《五四指示》和《中国土地大纲》,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人民群众成为土地的主人。

  扎根于民,固根于心,护根于行,党在沂蒙根据地开展的群众工作使我们党赢得了沂蒙人民的衷心爱戴。沂蒙人民抚养革命后代、救护伤病员,积极拥军、全力支前,他们用朴素的感情和大爱的举动,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党和人民在沂蒙这片英雄的土地上,齐心协力,血肉相连,共同写就了辉煌的历史篇章,树立起巍巍沂蒙的不朽丰碑。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不忘初心,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从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守住人民群众这条“根”,站稳人民群众这个“场”,继续扎根于民、固根于心、护根于行,继续做好新时期党群工作。在砥砺前行中永葆党的先进性、人民性、实践性和自我革命性,带领全国人民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

  对沂蒙精神的学习与认识

  曾刚(金融所)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就沂蒙精神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从新的高度、用新的视角、以新的理念重新审视沂蒙精神,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此次在沂蒙革命老区的若干历史遗迹现场学习之后,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沂蒙精神的重要论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现场教学和资料阅读,我感到,“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八个大字,一是生动概括了山东根据地最突出的精神特征,那就是,军民关系已达到“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境界,成为我们党精神谱系中的独特标识;二是深刻揭示了山东根据地发展壮大的最根本原因,那就是,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山东军民同仇敌忾,凝聚起牢不可破、坚不可摧、无往不胜的革命洪流;三是科学界定了研究和弘扬沂蒙精神的基本视野,那就是,要站在从历史中把握执政规律、巩固执政基础、完成执政使命的高度,围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来展开。

  “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是怎么铸就的?沂蒙精神内涵应包括的元素为“为人民靠人民、忠诚看齐革命到底,听党话跟党走、敢于斗争无私奉献”。沂蒙精神生成的过程是中国共产党在沂蒙山区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奋斗历程。回顾沂蒙精神的产生过程,可以看出,一方面,沂蒙人民对先进思想和理念的包容与接纳,铸就了沂蒙文化的辉煌历史,也成就了沂蒙红色文化的精神沃土。当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八路军的文化植入到沂蒙大地时,能够生根开花结果,逐渐融入沂蒙人民的精神血液之中,成为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伟大实践,催生出了极具生命力的沂蒙精神。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和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从抗日战争时期进驻沂蒙山区开始,就始终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服务于人民。秉承这样一种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中国共产党与沂蒙群众一道,缔造出了唇齿相依的党群关系,并熔铸出感人至深的沂蒙精神。

  新时代新征程也意味着新要求新挑战,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意识,牢记党的根本宗旨,不仅仅把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当作党的历史凝练出的世界观和价值理念,更应该当作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方法论和思维模式,爱岗敬业,勤奋工作,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中央精神深信不疑 人民群众须臾不离

  李文博(世经政所)

  学习沂蒙精神,我的体会和收获很多,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有两点:一是根据地军民“一切行动听指挥”的忠诚与担当;二是践行群众路线,军民一心凝结起来的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鱼水深情。

  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一切行动听指挥

  中国共产党是有着严明纪律的政党。政治纪律是被置于众规之首、突出位置的首要纪律。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一切行动听指挥”,是共产党员最重要的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只有牢固树立看齐意识,时刻保持向党中央看齐,向中央精神看齐,全党才能步调一致,党和人民意志,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落地生根,党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这条重要经验就是总结山东根据地发展壮大,不断从胜利走向新胜利的发展历程得出的最重要结论。

  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理论,为中国革命指明了道路和方向。在这一理论指引下,我们党在不同时期先后创建了许多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人民政权,传播了革命思想,赢得了军心民心。其中以沂蒙山区为中心的山东抗日根据地,就是在这一伟大理论指引下,在党中央指挥下创建并发展起来的。山东根据地的发展历史深刻反映出了一条基本规律,那就是:只有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切行动听指挥,我们的工作才能把准方向,走上正轨,党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走向胜利。

  践行群众路线 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脉联系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来自人民。沂蒙精神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只有秉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党才能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脉联系,才能永葆先进性和战斗力。

  在艰苦的战争年月,共产党人用生命和鲜血保护群众,捍卫家园,用同甘共苦、始终如一的群众路线赢得民心,换得真心,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爱党爱军、拥党拥军,永远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临沂考察时指出:“山东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传统,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人民至上、人民中心的理念。“沂蒙精神”就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走群众路线的生动写照和智慧结晶。

  总之,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都要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都要保持清醒,充分认识到新时代群众工作的环境和对象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及群众利益诉求的日益多元和复杂;都要警醒自身存在的不足,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以适应时代要求;都要立足本职,正确用权,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继承沂蒙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

  林立公(政治学所)

  11月5—10日,作为中国社科院党校2018年秋季学期处室干部进修班学员,我参加了山东沂蒙党性教育基地和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课程。身临其境体验、学习了以沂蒙精神为内容的革命文化和以儒家政德思想为内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沂蒙精神的鲜明特点是党和人民水乳交融。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首先在于“党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谋解放”。

  沂蒙地区是中国共产党从抗日战争初期就创建根据地的革命老区。抗日战争爆发不久,共产党和八路军深入山东敌后,创建抗日根据地,在根据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农民开展土地改革,建立民主政权,发展群众文化,使饱受战乱摧残与阶级压迫的山东农民获得翻身。

  党的工作赢得了民心,“人民跟党走,无私奉献”。翻身的农民成为解放军战胜国民党军队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鞋;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成为沂蒙人民支持解放军的生动写照。陈毅元帅说:“我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人民,他们用小米养育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党和人民水乳交融的沂蒙精神,启示我们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党性修养,就是坚定地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在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遵守党的纪律,养成优良作风;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以党内政治生活为主要平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接受党性锻炼和实践锻炼;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成为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履行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

  弘扬沂蒙精神 践行群众路线

  张萍(社科杂志社)

  沂蒙根据地群众工作展馆位于莒南县大店镇山东省政府旧址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院内东部,是面向全国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党的宗旨教育的教研培训基地。该展馆采用仿古式建筑结构,共包括序厅、唤醒沂蒙展区、血染沂蒙展区、政施沂蒙展区、情动沂蒙展区、伟哉沂蒙展区、沉思路七个部分。

  沂蒙根据地群众工作展馆生动再现了沂蒙根据地的共产党员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切实践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群众路线,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历史史实。作为承载红色记忆、再现革命经过的基地,沂蒙根据地群众工作展馆是对党员干部进行党性锻炼、开展党的宗旨教育的重要阵地,对于增强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深刻理解共产党员“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精神内涵和坚守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群众工作是我们党夺取革命胜利、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法宝。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党力量与智慧的源泉。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崇高信仰始终是我们党的强大精神支柱,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实执政基础;只要我们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

  不忘初心  以民为本

  张金岭(欧洲所)

  在沂蒙革命老区参加党性教育活动期间,我深深地被沂蒙精神所感动。我不断地追问,是什么力量让我们党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与爱戴?在当地的学习活动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党自始至终所奉行的群众路线及其实践是她凝聚民心、赢得信任、获取支持的重要原因。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我们党在沂蒙根据地始终践行群众路线,坚决捍卫人民群众利益、着力改善民生、实行人民民主、发展文化教育,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形成了血肉相连、水乳交融的党群、干群和军民关系,赢得了沂蒙人民的衷心拥护,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我们党在沂蒙根据地的群众工作主要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民主政权和群众组织;二是进行土地改革并改善民生;三是严明纪律与维护群众利益;四是普及教育提高群众文化水平。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在沂蒙根据地广泛地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肯定、拥护与爱戴。沂蒙人民同党和军队水乳交融、血肉相连。沂蒙人民踊跃参军参战,把全部热情倾注到热爱人民军队上,为夺取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母送子、妻送郎、男女老少齐上阵,在沂蒙根据地是一种普遍现象。沂蒙人民群众中涌现出许多宁愿舍弃生命也要保护好革命军人、宁愿饿死自己的亲生骨肉也要确保革命后代健康成长的英雄。他们的英勇无畏、大义凛然、舍身就义的壮举,令人感动至极。

  沂蒙精神虽发轫于革命战争年代,却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不断被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我们党奉行的群众路线更是深刻地根植于每个时代的沂蒙精神之中。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临沂考察时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此次沂蒙之行,无论是在感性的情感体验方面,还是在理性的理论认知方面,我都接受了深刻的党性教育,尤其是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性,收获甚多。作为一名普通的社会科学工作者,我应当时刻提醒自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着眼于人民的利益,从实求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做好学术研究工作,为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缅怀革命先烈 不忘使命初心

  赵晓军(人文公司)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建在孟良崮山顶,坐北朝南。纪念馆高19.47米,象征着孟良崮战役发生在1947年。纪念馆正前方是陈毅元帅和粟裕大将的塑雕,两位将帅倚马而立的雕像栩栩如生,再现了他们当年指挥千军万马的英雄威武形象。纪念馆后面是烈士墓地,正中的位置是粟裕大将的墓碑,墓区内掩埋着2800多名烈士的遗骨。纪念碑高30米,由三块状如刺刀的灰色花岗石砌成,象征着我华东野战军、地方军和民兵三种武装力量。底座为边长20米、高1.6米的正三棱体,设计成一个枪托状,象征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枪托的周围是红色围墙,巧妙地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象征着军民团结必然取得胜利。

  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内,通过现场教学老师的详细讲解,通过展出的一张张图片、一段段文字、一件件实物和随后观看的《英雄孟良崮》教学影片,把我们全体学员带到了解放战争时期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中。孟良崮战役全歼国民党74师这支“王牌”军队,沉重地打击了蒋介石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我军的士气,完全打乱了国民党在山东的攻击部署,使得国民党不得不做出调整和改变,结束了对山东我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孟良崮战役的胜利,使全国的军事和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这是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重要转折点,不仅加速了国民党军队在解放战争中无法挽回的败局,也为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并取得胜利、最终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青山无语,丰碑永存。70多年前那场战役的硝烟如今早已随风消散,往日金戈铁马的枪炮声也早已不复存在,但我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面对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今天的和平环境与幸福生活,作为一名从部队转业的党员干部,我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强化责任担当,在工作中牢固树立为科研服务、为科研人员服务的意识,恪尽职守,无私奉献,锐意进取,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坚守民族优秀文化基因 焕发政德教育时代风采

  向芬(新闻所)

  11月上旬,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针对第44期学员开展了以“党性教育”为主题的调研活动。其中,11月8—10日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的培训尤其让人受益匪浅,我从中感受到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干部政德教育相结合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从中体会到传统文化与时代要求结合而激发出来的生命力,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具有永久魅力,而且与共产党的先进文化结合焕发出新的时代风采。

  如何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直以来我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都要讨论的理论问题。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我们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要搞清楚“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二要揭示和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三要坚定和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因此,我们要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中,去找回和强化道德约束与慎终追远的定力,去增强我们民族在现代化浪潮中强身健体的抗体,增强人们在各种物质诱惑面前的免疫机能,促使人们做到见利思义、义利并举、先义后利,责任担当。

  在参观学习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邹城孟庙的“仁廉公勤官箴碑”,此碑为方柱形,四面分别刻有仁、廉、公、勤四箴言,后为跋文两行。碑文以凝练概括的语言阐明了公正廉洁、勤政为民、廉洁自律的为政之道和人格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在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并要体现在日常的言行举止之中,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做到慎独慎微,这是对传统政德思想的高度凝聚和现代诠释。作为党员干部更应该严以修身,正心明道,防微杜渐,时刻保持人民公仆本色。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做“知行合一”的合格党员干部。

  弘扬传统文化 增强文化自信

  王业强(城环所)

  11月5—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第44期处级干部培训班赴山东临沂、济宁等地考察调研。此行关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对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缺失、马列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如何结合等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和为政智慧,比如“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比如以德治国、以人为本、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为官从政的理念;比如正心修身养性、树德立德养德、慎独慎微慎权等对个人修养的要求;等等。尤其是儒家思想所讲求的人之所以为人之道,所提倡的精神境界和人格修养,所尊崇的气节操守和道义担当,所重申的做人原则和治世之道,所阐扬的人生意义和价值,在当今依然历久弥新。从中汲取这些优秀的思想智慧,对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涵养干部为政之德,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具有较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党的十九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一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要增强“四个自信”,这反映了我们党对文化地位和作用认识的极大深化,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光明前景的今天,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做一个有“诚”的党员

  陈秋霖(人口所)

  11月5—10日,我们第44期学员一行在院党校领导带领下来到山东临沂和济宁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党性教育和政德教育学习活动。这不仅是一次深刻的学习,更是一次灵魂的洗礼。虽然学习时间短暂,但我收获很多,让我懂得了作为一个社科院的科研工作者,如何做一个有“诚”的党员。

  第一,对信仰,要虔诚。如果没有崇高的政治信仰,沂蒙革命根据地的烈士们就不会抛头颅洒热血,不可能熬得住敌人的酷刑甚至舍身赴义。对信仰虔诚,意味着纯粹,入党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捞政治资本。对信仰虔诚,意味着坚持。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可悲的,没有信仰的人是可怕的,信仰不坚定的人是最可怕的。今天的我们要常问入党“初心”,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词,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生。

  第二,对国家,要忠诚。有国才有家,守好大家才有小家。对国家忠诚,意味着心系国家,“位卑未敢忘忧国”“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这是中国知识分子优秀的传统追求。对国家忠诚,意味着愿意奉献牺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作为一个中国人,忠诚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远大理想,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值得为之奋斗的誓言。

  第三,对组织,要坦诚。这是党员的义务,体现的是党性修养。《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明确规定,“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是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之一。对组织坦诚,意味着信任,要敢于对党组织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存顾虑,不做保留。对组织坦诚,意味着坦白,要如实汇报不隐瞒。对组织坦诚,意味着要主动同破坏党的规矩、损耗组织权威的人和事做坚决斗争。

  第四,对事业,要赤诚。爱默生说过,“维持一个人生命的事物,是他的事业”。对事业赤诚,意味着喜爱。要选择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使之成为事业。对事业赤诚,意味着坚持。任何事业都可能受挫折,面对挫折,如果不能坚持,一遇挫折就转道,那么所有的付出都会成为沉没成本,很难有真正的事业。坚持,也是一种承诺。

  第五,对社会,要实诚。作为社会科学的研究者,这一点尤为重要。对社会实诚,意味着坚持说真话。不是所有的话都适合公开说,但是公开说的一定是要经得起政治考验、学术考验、实践考验和历史考验的真话。对社会实诚,意味着尽可能办实事。科研工作要“接地气”,只有“接地气”才能“有底气”,要充分抓住各种机会深入调研和实践。对社会实诚,意味着做好党和政府与社会公众的桥梁。要积极准确解读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也要反映社会现象和公众诉求。

  第六,对同志,要真诚。对同志真诚,意味着取信于人,“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一日三省,其中之一就是反思与朋友交往有没有做到诚实信用,所谓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同志真诚,意味着给人以信任。只有相信同志、真诚对待同志,才能获得同志们的真诚守信,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第七,对自己,要诚实。对自己诚实,意味着不能自欺。只有敢于正确认识自己,才能不断改造自己、完善自己。连自己都敢骗的人,他还有谁不敢骗?蔡元培先生说,“诚字之意,就是不欺人,亦不可为人所欺”。所以,我们还应时刻保持清醒和理性的头脑,不能被人忽悠。不让自己被忽悠,也是帮助他人诚实守信的有效办法。

  植根传统  顺应时代 勇于探索

  林存阳(历史所)

  11月5—10日,我院党校第44期处级干部进修班一行45人赴山东临沂、济宁两地进行了国情调研。在为期6天的调研过程中,丰富、充实的考察活动让我深受教益和启迪。

  文化传统底蕴深厚。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山东拥有史前文化的完整序列和脉络清晰的文化谱系。在这片热土上,孔子、孟子等先贤睿哲辈出,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文化资源富集,而在历史传承发展基础上形成的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齐鲁文化,更孕育出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崇尚气节的爱国精神、经世致用的入世精神、厚德仁民的人道精神、大公无私的群体精神、勤谨睿智的创造精神等,从而为中华文化的绵延赓续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拥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底蕴,并不意味着可以坐享其成,如何在新时代实现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在这方面,山东省、济宁市可以说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做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如《山东省文化厅“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等,就是其努力探索、积极实践的体现。

  沂蒙精神可歌可泣。“蒙山高,沂水长,军民心向共产党……炉中火,放红火,我为亲人熬鸡汤……愿亲人,早日养好伤,为人民,求解放,重返前方,重返前方。”这首《沂蒙颂》体现了沂蒙广大人民群众的真挚情感。“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更体现了沂蒙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精神。在长达12年的革命战争中,420万沂蒙人民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120万沂蒙儿女踊跃拥军支前,20万人参军参战,10万将士血洒沂蒙,并涌现出一个伟大的女性群体——沂蒙红嫂。沂蒙广大人民群众这一幕幕感人的事迹、大无畏的气概、无私奉献的情怀,永远令人感怀、铭记。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可以说,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沂蒙根据地在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不断成长、发展、壮大;沂蒙根据地铭刻着山东党政军民的丰功伟绩和无私奉献,传承着党员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是永远维系中国共产党人历史、现在和未来的精神血脉。

  沂蒙人民不仅继承了革命年代的优良传统,而且在新时期更迸发出新的活力,以实际行动、创新激情,摆脱了贫困,华丽转身为“中国市场名城”“中国物流之都”,以崭新的面貌充实、深化了沂蒙精神。

  党性政德教育新探索。201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办回访调研提出的“到曲阜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源地进行政德方面的传统教育,并组建党性教育培训特色基地”的建议,作出重要批示。济宁市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抓住这一重大机遇,遂积极探索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干部的方法途径。如在发展定位上,确立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干部为政之德”的功能定位,依托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努力将基地建设成为干部锤炼党性、固本培元、正心明道、涵养政德的重要阵地和特色鲜明的党性教育基地。在教学体系上,自主创新打造了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礼乐教学“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阵地建设上,构建“一院多区”特色布局,“一院”即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多区”指在邹城市一体化建设了政德教育中心和孟子研究院作为儒家文化研修区,在泗水县、嘉祥县开发了尼山圣源书院、大学书院等儒家文化体验区作为教学培训的辅助阵地。山东干部政德教育基地建设的积极推进,将与井冈山、延安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和浦东等改革开放教育基地形成互补,从而在使干部更好地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上发挥更大作用。

  通过调研山东优秀文化传统、革命文化精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风貌,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也深深体会到锤炼党性、涵养品格、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学孟母教子 承浩然之气

  邓淑娜(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中孟母教子的故事广为流传,大家耳熟能详。11月10日,作为第44期党校学员,我有幸到孟子故里山东邹城深入学习了孟子的儒家思想,此行也让我对孟母教子的故事以及孟母的教育思想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更为深刻的认识。

  深秋的孟庙宁静庄严。沐浴着和煦的阳光,走过一棵棵参天古树,济宁干部正德教育学院的教员带领我们穿过泰山气象门,走近孟庙。在孟庙的五通碑前,现场教员声情并茂地为我们讲述了孟母教子的故事和孟母的教育思想。“三迁择邻”的故事体现了孟母十分重视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杀豚不欺子”的故事讲的是孟母以身作则对孩子进行诚信教育;“孟母断机”的故事展现了孟母对孟子恒心和毅力的培养;“拥楹而叹”的故事则塑造了孟母道义为先和责任为重的形象。这位伟大的母亲,终将孟子培养成了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她的故事为后世传颂学习,堪称千古母教的典范。凝望着“母教一人”的碑文,想象着当年孟母教子的情景,我深深感到孟母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孟母重视教育,通过“三迁”努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除了外部环境,孟母言出必行,以身作则,对孩子进行诚信与责任教育,更是为孩子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内部环境。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现在有很多家长,可以为孩子选择学区房,可是在日常生活中却一边唠叨孩子学习,一边自己窝在沙发里玩手机、打游戏;一边让孩子学规矩、懂规矩,一边却不能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出破坏规矩的事。身教重于言教,教者必先正己。家长应学习孟母的率先垂范,在家里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身体力行让自己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滋养孩子成长。在向孩子传递责任与道义的理念方面,孟母的教育思想中最关心的不仅仅是孩子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是孩子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孟子认为,人们的差别不在于富贵贫贱,而在于能否保持高尚的道德,即做“仁人”,这恰是受到孟母教育的影响。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学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同样重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师者的理念、行为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在给学生讲授知识、提供管理服务的同时,也要在律己修身、树立良好的学风和校风方面为学生做出表率。良好的土壤才能长出茁壮的树苗,如何形成清新健康的教育环境,值得教育者深思。

  明万历年间监察御史钟化民评价孟母:“子之圣即母之圣。”“不有三迁之教,孰开浩然之圣。”通过深入思考当代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足,结合此次孟子故里之行,我觉得孟母和孟子身上和思想中的“浩然之气”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继承,并应用到日常教育中去。孟子对“浩然之气”的解释是:“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孟子称具有浩然之气者为大丈夫,要做到居仁、由义、守礼,这其中包含了舍生取义的勇气、敢于担当的豪气和坚忍不拔的骨气。把“浩然之气”作为人才培养的精神目标,培养出做人的一种气节、一种精神定力,则是对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和发展,让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散发出时代的光辉。

  作为一名在大学工作的中层干部,通过这次正德教育,特别是对孟母教育思想的思考,我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身边的同事,影响着身边的学生。因此,在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同时,要注意修身正己,致知于行,尽自己所能营造好校园健康向上、“浩然之气”的环境和氛围。同时,作为一个母亲,也要在家庭里树立良好家风,在做好自我教育的同时把立德树人作为家教的首要任务,培养孩子的“浩然之气”,注重道义和责任教育,为家庭也为国家培养好下一代。

  
责任编辑:张月英

本网电话:010-85886809 地址:中国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 版权声明 京ICP备110138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