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一史馆与历史所签署“一带一路”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2016-10-21 来源:《社科院专刊》2016年10月21日总第363期 作者:记者张凤娜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张凤娜)10月14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在北京签署《明清时期“一带一路”档案编研出版工程合作框架协议》。国家档案局副局长兼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胡旺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出席签约仪式,并代表双方签署协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副馆长李国荣主持签约仪式。

  记者从会上获悉,明清时期“一带一路”档案编研出版工程于2015年5月报批立项,2016年1月成立课题组展开具体工作。旨在通过系统整理公布明清时期中国与丝路沿线区域交流交往的档案史料,突出反映明清时期中国与丝路沿线相关国家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情况,弘扬丝路沿线区域和平、合作和共同发展的时代主题,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依据和现实基础提供有力的文献支撑。

  根据协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将以“一带一路”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战略合作,充分发挥一史馆作为明清档案基地的资源优势,以及社科院历史所作为国家级学术机构的科研优势,本着“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共同推进“一带一路”项目的编纂出版和研究开发工作,着力打造厚重的编研成果,提升档案开发利用的学术含量,努力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宏图中更好地发挥明清历史档案的独特作用。双方计划合作推出包括档案汇编、珍档图录、专题展览、文献纪录片、论文集、学术研讨会等在内的系列编研成果。该合作项目由历史所清史研究室和一史馆编研处具体负责实施。

  胡旺林表示,明清时期“一带一路”档案编研出版工程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探索明清时期“一带一路”历史档案多层次开发利用方式,适时启动的大型档案文化工程。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在历史学术研究方面硕果累累、建树卓著,双方以往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此次携手将有力促使双方的合作前景更加广阔。

  卜宪群表示,历史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对材料的掌握、分析和运用,新材料永远是史学研究的生长点和推动力。明清时期“一带一路”档案编研出版工程不仅符合史学研究的基本规律,而且具有时代价值,对促进史学繁荣和国家发展意义重大。历史研究所作为专业的科研机构,非常愿意与一史馆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整理、研究和开发这批珍贵的历史档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相关学者参加了签约仪式。

  “这一编研出版工程的启动既符合时代潮流又具有自身特色,可以说适逢其时、意义深远。”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主任林存阳在会上说,明清时期和我们当今时代有着密切联系,通过挖掘明清时期的史实,思考对当下有借鉴意义的理论性问题,推出有分量的成果,特别是能够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传世精品力作,无论是对学术界、档案界还是对整个国家发展意义都不可低估。

  另悉,据目前初步估算,此次涉及的珍贵历史档案数万件,较全面、典型地反映了明清时期以“丝绸之路”为纽带的中国与世界各国通过海上和陆路交通,展开的政治、经济、商贸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交往,是我国第一部以14世纪中叶以来欧亚商业贸易、文化交流的官方档案为主要内容的大型文献出版工程,其中相当一部分的档案为首次系统公开和披露,填补了相关研究史料上的空白,具有珍贵的文献与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