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让青春在雪域高原闪光
2019-09-06 来源:《社科院专刊》2019年9月6日总第494期 作者:本报记者 高莹
分享到:

■2017年8月,李超赴林芝市察隅县调研途中与僜人青年合影。李超/供图

  1983年出生的李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援藏干部中最年轻的一位。2016年7月,他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加入中央和国家机关第八批援藏干部团,在祖国西南边陲开始了为期一年半的不平凡历练。援藏前,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的一名青年学者。抵藏后,他被分配到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经济战略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在高寒缺氧的艰苦环境中,他以“海拔高要求也高、缺氧不缺精神”的信念激励自己,用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累累的学术成果圆满完成了援藏使命。

  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李超说,只有充分认识西藏,才能真正读懂中国和中国道路。来西藏前后,他阅读了大量关于西藏的人文历史类书籍,对西藏的文化历史和风俗习惯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同时,在同事和朋友的帮助下,他从多种渠道收集了西藏地方志和地图册,对西藏各地区交通和地形地貌有了深刻印象。

  西藏区情特殊,学界常用“中国特色、西藏特点”“非典型二元结构”来概括和解读西藏经济。李超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区域经济学。在他看来,西藏是一个将区域经济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佳检验场。为进一步深入基层了解西藏经济发展规律,他先后与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西藏智库的同事一道,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拉萨山南一体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边境小康村建设”等主题,深入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那曲下辖的近30多个县区,开展了数次国情调研。西藏地理情况复杂,调研途中常常险象环生。2017年8月,在赴林芝市察隅县调研的路上,李超等人乘坐的车辆先后两次爆胎,但由于路况极差,车辆一直颠簸前行,司机对此毫无察觉。所幸一位牧民及时发现,骑着摩托车追赶上来告知险情,才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通过数次深度调研,李超收集掌握了大量一手材料,协助相关调研组先后向有关部门提交了数份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积极为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援藏期间,李超主动将自己的工作重心和研究领域向涉藏问题转移,立志“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他分别以独立研究或合作研究等形式,完成了20项学术成果,其中包括7篇核心期刊学术论文。

  以真情融入高原

  西藏人口以藏族为主,回族、珞巴族、门巴族等少数民族聚集。特殊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以及当地人的友好热情,让李超深深爱上了这片高原,也爱上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李超介绍说,自己在藏期间的很多学术成果,都是与西藏同事们合作完成的。即便是援藏期满、回到北京的研究岗位之后,相关项目的合作仍在继续。援藏期间,除了共同开展学术研究,他还主动向同事们介绍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学术前沿和研究热点。在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第四期高原社科论坛上,他为全院中青年科研人员作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案例与实证”的学术讲座,分别从如何进行规范论文的写作、如何选择合适的分析工具、社会科学前沿研究方法、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他说,与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的同事们结下的深厚情谊,是援藏期间的重要收获之一。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闭幕后,李超被西藏自治区宣传部推荐为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先后赴山南市错那县及所辖乡镇集中宣讲8场,深入边境、走村入户宣讲3次。宣讲地点有43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也有常年环绕在皑皑白雪之中的边境哨所。宣讲所到之处,各族群众都扶老携幼前来聆听,并且认真做笔记。当地群众的爱国热情让李超十分感动,也激励他以更大的热情和更多的精力进行宣讲,“把十九大精神讲清楚、讲明白,让各族群众听得懂、能领会”。

  缺氧,不缺精神

  在高原,稀缺的是氧气,宝贵的是精神。谈起“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李超感慨良多。他注意到,每到暑假期间,拉萨机场的到达出口都会出现很多佩戴“无成人陪伴”标志的小孩。这些大多是在藏干部的孩子,趁假期过来与父母短暂团聚。暑期结束时,在机场也会见到他们与父母依依不舍地告别。“一人援藏,全家援藏。”在李超看来,每年暑假拉萨机场的这些孩子们,就是老西藏精神的最好体现。

  “一人援藏,全家援藏。”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李超自己。2016年出发援藏时,李超父母年事已高,儿子刚满周岁。那一年,李超在西藏一直工作到春节才回家探望。看到被高原强烈紫外线晒成“黑人”的爸爸,儿子怯生生躲在妈妈身后不敢出来。这个情景被李超形容为“人生中最辛酸的一幕”,但他相信儿子长大后,一定会理解父亲当年作出的援藏决定。

  近年来,西藏经济增速一直保持在全国前列。李超说,虽然个人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但是西藏的点滴进步都令他感到由衷的欣慰和骄傲。在经济和民生需求中体现人生价值,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这是他援藏的初心所在,也是他今后学术生涯的永恒目标。

责任编辑: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