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川蜀冬夏 别样年华
2019-08-16 来源:《社科院专刊》2019年8月16日总第491期 作者:曾昕(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分享到:

  只经历了一轮寒暑,却仿佛越过了几度春秋。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

  2018年5月7日,立夏的第二天,我们一行15人,来到川蜀大地开始为期一年的挂职锻炼。那时,我们是同事,一年后,我们是亲人。

  从挂职 到挂心

  抵达绵阳当日,我就赶到三台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当即发表“就职感言”,成为了副局长。

  还没有从青青校园的学子完成青年学者的转换,就突然变成了挂职干部。办公室主任陪我置办租房家具,人家问:这是你女儿?主任笑答:这是我领导。

  三台县是人口大县。这是我未知的世界,其中有百万陌生善良的人。

  工作随即开始。首要任务之一是脱贫攻坚。贫困镇、贫困村、贫困户,曾经模糊的概念,在山路的蜿蜒中,具象到一个个家庭、一个个鲜活的人。我们拎着大桶的米和油,送到贫困户手上。有一天,油带得不够,分到最后没有了。一位因病致贫的老人躺在床上,对我笑着说,没有就算了,我就当是拿到了。

  工作重点之二是文化旅游产业。一年时间不长,三台的山山水水,布满我们往来奔走的足迹。鲁班湖的开发项目、潼川的古城墙、古老的云台观……在北京土生土长30年,对三台的周边比北京的周边还要熟悉。撰写《三台县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乡土文化产业的问题与出路》的时候,云台观的古柏、古城墙的老砖、鲁班湖的涟漪……总是在眼前晃动,连花木的味道都一起清晰地浮现出来,就像是自己生长过的地方。

  是责任 是心愿

  日常工作是繁忙的会务和起草、修改文件。多的时候,一天有三四场会议,甚至在不同的乡镇。曾经觉得学术调研奔波,到了基层,才理解所谓 “马不停蹄”。对于我们,挂职是人生的“田野调查”。在最好的年华,亲眼目睹、亲身经历、全心体验基层的繁荣和不易。那些蓬勃发展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真切赤诚的付出和一代代人无怨无悔的积累。

  虽然不是长期驻守,也愿来日方长。本职工作之外,我也试图推进三台县与学术机构的长期合作交流,把调研资源进行对接,将一线城市调研的融媒体经验介绍给当地,也把三台县电视台与融媒体中心作为研究基地,介绍给专家团队和学生团队展开后续的案例研究。

  此外,由于自己从事青少年研究,挂职期间的很多业余时间,都在当地的学校和孩子们一起度过。给他们做讲座、办读书会,看他们的武术大会、文艺演出,和老师们一起给入学的孩子办开笔礼,在他们小小的眉心“点朱砂”。和孩子们做访谈,他们从最初的腼腆不语,到之后的滔滔不绝。一双双信任的眼睛,让我总情不自禁想要为他们多做点什么。我联系了浙江的文具生产商为他们捐赠文具,并协助同事联系基金会为图书馆捐赠图书。此后,结合自己对文学的热爱,我在儿童诗歌教育和艺术教育方面,与三台县几所学校展开了深入的后续合作。针对新媒体时代县级学校诗歌教育的困境,请英国著名诗人、文学研究学者给予针对性的建议,也撰文分享当地经验。

  县里干部常常友善地对我说,谢谢你来帮助我们基层建设。但事实上,即使马不解鞍,我们所能贡献的,依然微乎其微;我们所学到的,却是一生的宝藏。

  心所在 即家乡

  我始终记得绵阳文联活动中,一位青年诗人的自问自答:什么是灵感?把自己照亮,才是灵感。

  绵绵远道,历历晴阳。即使熹微,我们毕竟用一载青春,为他乡带去一点光热;而这一点光热,也是自己未来前行路上永远的骄傲和回忆。

  临走前,我们在绵阳游仙种下了一片“友谊林”。稚嫩的生命,将代替我们守望这片土地。

  “生命不是活了多少日子,而是记住了多少日子。”爱过的地方,就是热土;牵挂的土地,就是家乡。

  天空湛蓝。时光带走岁月,留下赤诚。

责任编辑:张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