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摸清传统中国的经济“家底”——“传统中国的财富积累与分配”学术研讨暨新书发布会举行
2022-07-08 来源:《社科院专刊》2022年7月8日总第608期 作者:记者王春燕
分享到:

  本报讯 (记者王春燕)6月30日,由中国经济史学会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传统中国的财富积累与分配”学术研讨暨新书发布会在京召开。会上发布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主任张晓晶领衔撰写的《传统中国的财富积累与分配:1820年代长三角地区社会财富研究》(以下简称《传统中国的财富积累与分配》)。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赵剑英在致辞中表示,经济史研究是深入了解历史、汲取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有益经验不可或缺的视角。通过中国经济史研究回望“来时路”,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更加坚定“四个自信”。通过经济史研究对古今中外进行比较,能够深刻理解世界历史的真实面貌,探索中西方经济社会不同发展道路形成的原因。《传统中国的财富积累与分配》注重经济学和历史学融合,基于国家资产负债表的视角分析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早期近代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型过程,探寻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其对中国传统社会末期长三角地区社会财富状况的估算,可以为后续更多时点、更广地域的历史财富研究提供参考范例。

  张晓晶回顾了编制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的过程,介绍了其工作团队开展的中国历史资产负债表研究计划,该计划的中期目标是编制近两百年的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他表示,资产负债表数据能否发挥最大作用,取决于时间序列的长短。掌握更长时间跨度的数据,有助于发现影响中国历史演进的结构性力量,充分认识为什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该书另一位作者王庆对《传统中国的财富积累与分配》一书的时空背景、研究框架、主要发现等内容进行了介绍,并围绕华娄社会核心财富表的内容,重点分析了19世纪初期长三角地区的社会财富积累和分配情况,对资产结构、社会贫富差距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释。

  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李伯重在致辞中提出,历史是至关重要的,“以史为鉴”就是要从过去的经历中吸取重要的经验教训,通过过去来认识今天。历史的重要性体现在我们可以向过去取经,现在和未来通过社会制度的连续性与过去连接。经济史学者的工作之一,就是“摸清家底”,即弄清过去为今天留下的物质和制度的基础,由此出发来考虑今天和未来的经济发展。《传统中国的财富积累与分配》是一项综合性研究,目的在于弄清中国在近代化开始以前积累的财富以及这些财富是怎样分配的,这就是传统中国的经济“家底”。

  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魏明孔在致辞中表示,《传统中国的财富积累与分配》一书对中国财富存量的估算和研究,为经济史研究开创了新的领域,找到了新的方向;同时也为经济学研究和经济史研究的结合打造了一个样板,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心主任贺耀敏表示,《传统中国的财富积累与分配》一书开辟了财富研究的新领域,确立了搜集历史数据的新倾向,拓展了认识历史真相的新途径,得出了进行国际比较的新结论,取得了新文科融合研究的新成果。期待编制中国历史资产负债表的研究能够开启一个优秀成果层出的时代。

  中金公司原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清华大学管理实践访问教授朱云来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和研究经历,认为学术研究要善于抓住主线,各个学科之间要相互借鉴、融会贯通。他立足人类文明史的宏观视角,展示了其近年来对长期经济增长、货币金融和气候变化等问题的思考。

  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主任龙登高表示,《传统中国的财富积累与分配》一书对19世纪初期长三角地区社会财富数据的估算,为经济史学界在基础数据库的挖掘、提炼、提高、合作作出了示范,有力推动了学科建设和学术交流与创新。该书还进行了大量的国际比较研究,体现了国际视野。从资产负债的角度,人们很容易发现中国历史上存在的金融工具短缺、金融抑制等问题,这为我们理解中国传统经济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中国经济史研究》主编魏众、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何平、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周建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珏等学者参加会议,并就华娄地区具有的近代早期经济的特点、中国古代传统经济思想、传统农业产业及其对市场的影响、多元复合货币结构下的中国财富积累等方面展开讨论。

责任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