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当前位置:首页头条新闻
凝心聚力谋发展 砥砺前行谱华章
2020-01-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月3日第1850期 作者:白伟
分享到:

  原题:凝心聚力谋发展 砥砺前行谱华章——中国历史研究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一周年巡礼

  2019年1月3日,中国历史研究院正式成立,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2019年,是中国史学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里,一批重大史学科研项目陆续启动,一批有思想穿透力的精品力作接连推出,史学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历史学科相互融合持续推进,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加快了构建的步伐,中国史学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提供了坚实的史学支持。

  一年来,在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中宣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的领导下,中国历史研究院扎实工作,交出了一份亮丽的“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绩单”。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为遵循,夯实新时代中国史学繁荣的思想基础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特别是习近平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精神,是中国历史研究院行稳致远的思想根基,更是团结全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共同开创新时代中国史学新局面的政治保障。

  2019年1月,中国历史研究院组织召开中青年学者学习贯彻习近平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精神座谈会。2019年3月,召开全国历史学专家学者学习贯彻习近平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精神座谈会。2019年8月,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黄坤明同志出席研讨会并作重要讲话。《历史研究》2019年第1期开设“新时代中国历史研究”笔谈,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精神,深入讨论新时代中国史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问题。

  中国历史研究院汇编完成了共20万字的《习近平论历史科学》一书,系统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和历史科学、历史经验与治国理政等方面的重要论述。

  建立机制,制定规划,成立机构,发布成果,加大统筹指导全国历史研究力度

  中国历史研究院牢固树立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意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谋划全局。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之初,就着重推进新时代中国史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肩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职责。2019年5月,召开“全国主要史学研究与教学机构联席会议首届年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32家研究机构和高校成为首批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这一机制在历史学领域的引领和统筹作用正在显现。努力创新史学科研体制机制,从项目研究、绝学扶持、文库出库优秀成果海外传播、海外文献整理等方面,加强史学人才、史学项目、史学资源的整合,加快推进中国优秀史学成果的产出和传播。建立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出版资助机制,为优秀史学成果的推出搭建优质平台。实施“学者工作室”计划,举办“新时代史学理论论坛”“全国史学高层论坛”“青年史学家论坛”等高端学术论坛,突出学术前沿,凝聚精锐力量,打造一流学术交流平台,在学术对话与交流中,推动史学研究向纵深发展。

  2019年6月,“海外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中心”“中华文明与世界古文明比较研究中心”“甲骨学研究中心”“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学知识体系研究中心”“中国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研究中心”等首批5个非实体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为多学科融合研究构筑了新载体。

  2019年9月,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学术咨询委员会分别成立,为中国历史研究院统筹指导全国史学研究奠定了重要制度基础。

  中国历史研究院与各地方政府和学术机构的合作迅速展开,稳步推进。与澳门科技大学共建“中国历史研究院港澳历史研究中心”,启动与内蒙古大学共建“中国历史研究院北方民族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先后参与主办南海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第四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等学术活动。

  组织实施重大项目,用最大的毅力、最大的决心、最大的韧性全面推进各项建设工作

  建设中国考古博物馆(中国历史文化展示中心)是一项政治任务,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个极限挑战。中国考古博物馆(中国历史文化展示中心)正在着手试运行。作为国内第一家获得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的国家级考古博物馆,中国考古博物馆(中国历史文化展示中心)7000多平方米的常设展厅以中国历史研究院所藏考古出土文物精品和珍贵文献为展陈实物,以“仓储式陈列,沉浸式体验”为特色,用“历史星空”“文明起源”“宅兹中国”“大国一统”“和融万方”“东方欲晓”和“中华复兴”七大专题,展示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因,呈现中国古代理政智慧,讲好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和中华文化辉煌灿烂的精彩故事,为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供历史支撑。

  中国历史研究院大楼装修改造工程规模大、时间短、任务重,包括办公用房、科研用房、博物馆、实验室、图书馆以及各类设备间等不同需求在内,改造面积近80000平方米。仅170天就完成了大楼主体装修改造工程并通过初步验收。

  为加强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等多学科融合发展,着力提高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中国历史研究院完成机构设置和学科调整工作,新设、撤并、调整研究室近40个。在组建历史理论研究所的同时,完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古代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世界史研究所和边疆研究所的搬迁入驻。经过整合中国历史研究院院属各研究所图书馆并予以统一管理后,中国历史研究院图书档案馆将成为拥有包括珍稀古籍、珍贵善本和名人手稿等在内的约170万册馆藏图书的史学专业图书馆。

  此外,建成了中国历史研究院数据信息中心(一期)、中国历史地理数据库(一期)。

  加强线上线下阵地建设,主动设置议题,发出历史正声,系统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学话语体系

  作为中国历史研究院院刊,《历史研究》持续发挥其导向作用,推动史学研究聚焦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先后推出“新时代中国历史研究”“五四运动与当代中国”等专栏。创办《历史评论》和《中国历史研究院集刊》,助推新时代中国史学创新发展。

  以“发出历史正声、传播中国文化”为己任,设立中国历史研究院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创办“中国历史研究网”“中国历史研究院网”,充分发挥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资源雄厚的优势,直面重大历史问题,弘扬正能量,受到广大粉丝网友热烈欢迎。

  至今为止,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等主流报刊上刊登理论文章50多篇。中国历史研究院院属各单位推出专著、研究报告、古籍整理等60余种;在期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约50篇。

  2019年初开始,中国历史研究院精心准备,分步推出一系列成果,浓墨重彩庆祝新中国70年华诞。在《人民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发表了《新中国70年史学繁荣发展的历程与思考》《在传承与创新中开创辉煌未来》等重量级文章。连续举办3场“新中国70年史学成就系列发布会”,分别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历史学、中国考古学、中国边疆研究的发展历程及学术成就进行梳理和总结,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先后举办面向公众的展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史学成就展”和“澳门同胞庆祝国庆牌楼历史图片展”,讲述中国历史故事。2019年,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文化传播内容被纳入北京2022年冬奥会文化传播计划。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展望未来,中国历史研究院全体干部职工将继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勇于担当作为,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充分发挥知古鉴今、资政育人作用,为推动新时代中国史学发展、加强中国史学研究国际交流合作作出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白伟)

责任编辑:张月英